笔者初心
拓展训练在中国近30年的蓬勃发展,它新颖的培训方式和爆棚的培训效果,影响了整整一代企业人。
有些人被它影响终生,笔者在从业22年的时间里,身边的组织和个人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
从未想过要将这些故事整理并公之于众,但疫情反反复复,时间终是多了出来,那就整理思绪,将那些“故事”呈现给吃瓜群众。
一是试着请各位看官从更多角度了解“拓展训练”这个行业;
二是试着厘清“拓展训练”这玩意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三是试着分析如何将“拓展训练”合理的应用到您的组织和企业中。
“拓展训练”是什么?
先来聊一个曾经的热词----“体验”。这个词看官们早已耳熟能详。在中国,这个词是从2005年开始被真正叫醒的。从此,体验经济、用户体验、产品体验等词经常出现在媒体上,“体验”这个词俨然成为社会流行词,各行各业不跟“体验”这个词沾上边,似乎都不够时尚,拓展训练也不例外,因此,拓展训练也被称为“体验式培训”。
那些年,很多同行公司改称自己为“体验式培训机构”,拓展训练这个用词渐渐淡出视线,以至于如今已无“拓展训练”(至于为啥叫团建,笔者后续再详细分析)
何为“体验式培训”?
体验式培训源于二十世纪初,当时教学模式多是捧读教科书和课堂授课,但此时却有一位德国教授库尔特•哈恩提出自己的想法,十八世纪大学教育刚开始时是没有教科书的,学生学医从解剖开始,学农从种植开始,学哲学从辩论开始,一切知识都源于实践。库尔特觉得,这如同学游泳、学习脚踏车,因为经验来自亲身体验,就会深刻得终身不忘。于是,他希望建立一所学校,以“从做中学”的方式来实践他的教育思想。
1920年,库尔特•哈恩在德国成立了Salem学校。然而因为他的教育思想和纳粹主义相冲突,犹太裔出身的他不得不放弃刚刚开始的事业,流亡到英国。
1934年,Kurt Hahn和Jim Hogan(英国教育家)和Lawrence Holt在英国威尔士的Aberdovey创办了Gordonstoun school,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明显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二战期间的大西洋战火飘摇,德国的潜艇经常潜伏在大西洋深处攻击盟军的舰队和护航的船队,每次攻击总会有大量船员落水,由于海水冰冷,又远离大陆,绝大多数的船员不幸牺牲了,但仍有极少数的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磨难后终于得以生还。当军部对活下来的船员进行收编时,他们惊奇的发现,这些活下来的船员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身强力壮、年轻的船员,而是那些有家庭、有孩子、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和生存意识的人,这些人有丰富的生存经验,有很多不一样的品质:包括团队的协调和配合。于是,军事专家得出一个结论: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生存下来的不是身体素质,而是顽强的生存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Kurt Hahn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
1941年,Kurt Hahn在威尔士建立Outward Bound 户外学校。叫做“开往外地”的学校,由于外展训练这种非常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培训领域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发展到全世界,目前这所学校已经成为世界最知名的体验式培训机构。
这是体验式培训的发展与变迁。巧的是,2005年,中国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这个词被唤醒,“拓展训练”被改称为“体验式培训”,莫名和国际接轨了,巧吧?
从业这些年,经常有客户、朋友会跟笔者求证,拓展训练和体验式培训是一回事吗?
笔者通常回复:春日的太阳叫----春晖,夏日的太阳叫----艳阳,
太阳还是那个太阳,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而已。
那么新问题来了,体验式培训在国外已经有百年的发展历史,那中国的拓展训练从何而来?拓展训练和体验式培训如此相像,难道是巧合吗?笔者下期会解密!
|